“仇和之路”或者“宿迁发展模式”在火荣贵的心里烙着很深很深的印记。
“火荣贵”与“焦三牛”这两个名字看起来差异很大:为前者起名的长辈一定很期待家族有朝一日的荣华富贵,故干脆将“荣贵”用来作儿孙的名字了;后者是土掉牙的起名法:三个娃仔,就叫一牛、二牛、三牛吧!其实,火荣贵与焦三牛的家庭出身一样——农民,只是火荣贵家里有识字人,焦三牛家没文化人而已。
火荣贵小时候也是一条“牛”,他耕过地、种过土豆、捡过牛粪,大学毕业后最早工作的地方也是在农垦局。除了姓外,他的全部“荣贵”在于他后来有出息,进了省府大院,从副处级秘书一直干到处长、办公厅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之职。
火姓不多。火荣贵这人偏偏有个火性,这“火”字当头,也成就了他火暴的性格:急,易发脾气,出口就骂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到阻力和推不动的事,他火荣贵会劈头盖脑把你骂得狗血喷头。
“偏偏怪了,我们爱挨火书记骂!”武威干部说。
“这么贱啊?为什么?”我问。
“因为我们这儿穷,落后人家几十年,过去都好像无动于衷似的,干工作好不好,没人说你,更没人骂你,时间长了,人的劲头就没了,不求进取,思想更僵化了。火书记来了,他看到武威落后,百姓生活不好,心里着急,恨不得一天就把咱武威改出个样来,所以他逼大家干活,干实活,干老百姓称道的活。这一来,我们倒是来精神了,一来精神就有干活的劲头了。干活中难免有时干好、有时干得差些。干好时,火书记像孩子似的跟我们一起开心,干不好时他就容易发脾气。大伙儿明白,他是为我们武威好,所以他发脾气,我们觉得也可爱、可亲,即使挨这样的领导一顿骂,我们心里也并不委屈。武威需要火书记的这种充满激情的火,不然一个僵化的、落后的武威就没有希望……”武威人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