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例中对相应条件下不同产品的收益性进行比较,或者计算出应该按照哪种比例进行生产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益,这些都是产量会计的用处。
除此之外,产量会计还能够找出制约的所在,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可以增加产量,提高总销售额和利润。比如前例中的产品X,如果通过稍微改变产品的规格或者提高人工的水平,可以将工程A的时间缩短到3小时的话,那么产量就可以提高2倍。这绝非空谈,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改善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与传统的管理会计相比,产量会计属于比较新的思考方法,日本在1990年代后半才开始导入这种方法。尽管现在产量会计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仍然没有成为管理会计中的主流。同样,管理会计也有非常适合的行业和不太适合的行业。
不过,在服务行业和IT企业等人工质量对工作效率有极大影响的商业活动中,制约(瓶颈)这一概念将会变得愈发重要起来。这样的话,理解管理会计中的产量会计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第5章 利用KPI进行管理的集大成 ——BSC与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