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全球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异化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上,还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上,而所有这些异化与西方近代以来的“理性的人”的观念有着根本性关联。马克思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在对待“理性的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有着诸多的共同点。
西方哲学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确立了理性的优先权。马克思哲学则不再承认人先天具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本质,并认为所谓“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人的特性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生成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关系,而非认识的关系。马克思早于海德格尔就表述了这样的思想: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他是“在世界中的存在”,人并非是透过他的孤独自我的窗户去看外部世界的,在他认识世界之前,他已处于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