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关键的是,与袁世凯执政时向日本借款需要以关乎中国命脉的盐税作为抵押不同,西原借款作为抵押的东西就要“廉价”很多,主要包括电线、森林甚至是北京政府毫无信誉可言的国库券,一直研究中日关系的老报人王芸生认为,西原借款对中国而言,是日本“以投资手段使中国殖民化。然自另一种意义言,亦可谓彼等之卖国。盖以二亿巨资,一无切实之抵押,二无高息回扣,结果强半流为无着落之滥债,无怪寺内、胜田诸人受其国人之攻击也”。
但是从长远角度出发,西原借款为多年后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先,他们通过西原借款得以巩固和扩张在东北的势力,从东北获得更多的有形以及无形资产;其次,获得济顺、徐高铁路的项目,借此将势力延伸到京汉线和京浦线,同时加强了对山东的控制;再次,相关的军事借款让日本实质上掌控了中国军队的武器提供,中国的军火交易订单几乎全落在了日本人手里。同时因为西原借款,日本得以在东北和山东派驻越来越多的军队,这不仅为日后的五四运动埋下伏笔,也为将来的日本侵华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