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的官员,冥思苦想,总算找了一个角度:“你们看吧,陈初六就喜欢强词夺理,我们都无从反驳了。他们成了大义所在,朝廷不得不答应士子所请,他这是裹挟民意,是舍朝廷而笼络人心。实……实乃奸臣。”
除了说陈初六强词夺理,笼络人心之外,也没别的托辞可以黑的了。裹挟民意,笼络人心,这在封建王朝,也是一大忌讳。即便是赵祯,此刻也有些不快起来。
第七百三十六章 何为天下
矫旨行事,赵祯不以为然,只因那个矫旨,其实是与他心意相通的。赵祯原本就想免士子的罪,只不过是借陈初六的嘴说出来。可能这“借”的过程,没那么明显,但四舍五入,总归来说,赵祯称心如意,并无不快。
但裹挟士子之意,巧取为大义,使朝廷不得不遵从,这便让赵祯颇为不爽。其实,赵祯一直就不爽。从士子请命开始,这金殿之上争吵不断,让他这个天子,形同虚设。他最不爽的,便是有人对他手中皇权的轻视。
别人轻视就算了,你陈初六是朕的左膀右臂,心腹之臣,就不该这么做了。赵祯虽知道,陈初六劝退士子,需要用一些手段。但天子心中,劝退士子的重要性,还是略低于皇权的不容冒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