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书影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卜算之学的理论依据之一。
明清之际,看相算命也风靡一时。明朝的朱国祯在其《涌幢小品》中谈到当时看相算命的习俗时说:“士大夫人人能讲,日日去讲,又有大讲他人命者。”宋濂在《禄命辨》也说:“近世大儒于禄命家无不嗜谈而乐道之者。”明朝时,在民间是家家有相书,人人都谈命。清代的看相算命业较之明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理论上有《神相全编》,其洋洋二十多万字,附图百余张,记录了包括八卦算法、易相推命法、星象推命法等多种;算命先生队伍,有江湖郎中、游方僧道、乞丐文人等,队伍的庞杂达到空前的地步。这时的看相算命呈现出泛滥的趋势,算命先生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了。
●旧时路边的算命先生
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地摊中间放着一个画有代表算命基本符号即八卦符号的纸片,周围摆放着许多小册子。有人来算命的话,只需从地摊前面的小罐子里摇出一支带字竹签,然后,算命先生就从那些小册子中,拿出一本参考书,告诉他的主顾有关未来的事。
从看相算命业的发展历程看,其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其恰到好处地迎合了人们想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心理。但必须明确的是,看相算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封建迷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