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灯,按照鱼灯花节的旧俗,要是渔民,就要将灯送到船上,祈求来年人船平安。若是普通人,只要将灯写好心愿,送进水里,便能心愿得成。
来参加鱼灯花节的人是渔民身份的毕竟少数,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只要将灯送进了水中就行。因此,河滩一时挤满了蹲坐送灯的人。
谢寒舟选的这处,因为是河滩最下面,水流静谧缓慢,河滩较窄,倒是空位很多。
旁边人是一家三口,孩子懵懂问着母亲为什么要送灯,还要写下心愿。
母亲笑着温和道:
“送灯最初的意思,是将生者想要说的话送给亡者。那时传闻水能直通冥府,是与另一方的世界的纽带。送灯寄思亡者,不过是因为江河能通幽冥忘川,用水送灯,便能将你们的愿望带过去。”
桑伶手中正要送下水的花灯微微一顿,花灯便以一个不好的角度倾斜歪进了水里,虽然是浮着被水流推着向前走,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灯要沉。
此时,谢寒舟的灯已经入水了,比桑伶那盏送得更快,转眼被水送到了更远的地方。
桑伶挑眉看了眼自己的灯,本来就没什么想要到达的心愿,觉得反正完成了任务,便无不可地起身准备回去。
忽然就听旁边的人摇头叹息道:
“这是不成了,送灯最忌讳便是中途被阻。只能明年再求了。”
果然桑伶那盏还未行了半丈,就被水里显露出来的树根挡住了去路。灯内的蜡烛还是燃烧,却慢慢起了一层水汽,黏糊糊地粘在纸面上,瞧着就有一种即将沉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