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像
东丹国
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后所建封国。公元926年春,他灭渤海国,以其地封予皇太子耶律倍,因在契丹东,故名东丹国,建都天福城(今黑龙江宁安境),建元甘露,置左大相、右大相、左次相、右次相,有权除授百官,行汉法。公元930年,耶律倍越海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公元947年,辽世宗复建东丹国,封耶律安端为明王,主东丹国事。公元952年,耶律安端死,东丹国名实俱亡。
辽太宗耶律德光
(902~947年)字德谨,契丹名尧骨,辽太祖次子。公元922年冬,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引兵攻蓟北。公元923年春,破平州(今河北卢龙),俘获刺史赵思温等。回师镇压聚众反辽的奚族人胡逊,擒杀胡逊及部众300人。公元924年,从太祖西征。公元925年冬和公元926年春,从征渤海国。辽太祖死,述律皇后摄政。公元927年冬,其长兄耶律倍率群臣请立耶律德光为帝,史称辽太宗,仍以天显为年号。太宗对耶律倍的疑忌日增,公元930年,耶律倍被迫奔后唐。公元936年,太原军阀石敬瑭为后唐所攻,遣使乞援于契丹,相约称儿皇帝,把幽、涿、蓟等16州(今河北北部、北京和山西北部)割让给契丹,并每年送帛30万匹。太宗亲率辽军长驱入援,败后唐兵,封石敬瑭为后晋皇帝。至此契丹的势力扩展到华北平原。公元938年改革官制,官分北面、南面,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同时厘定赋税。公元940年,太宗把北部乌古地区肥美而近便的土地作为农田,教民播种、纺织。公元944年和公元945年,太宗两次兴师伐后晋,一再受挫。公元947年阴历正月,辽灭后晋,太宗入汴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契丹为辽,改元大同。在汴京留驻不足三月,因中原人民奋起反抗、辽军厌战等原因,被迫仓促北返。途中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