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价值链上各个利益相关者如何受益?不管多么伟大、多么高尚的事业,都需要人来完成,这就要动员相应的社会资源加盟,告诉参与者能获得什么样的收益和回报,这是每个人一定会考虑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因素。因为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利益的平等交换”,没有利益的事情是不会有人干的,所以人们才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然这个利益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政治上的;可以是心理上的满足,也可以是现实上的满足。
在商场上我最推崇的一个概念就是“有钱大家赚”,很多民营企业之所以做不强、做不大就是因为老板没有那种胸怀和境界,不理解、不接受这个概念。他们视股份为生命,认为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要把所有的股份都留给自己的下一代,不想把股份分给其他人,更不想用股份来吸引自己急需的经理人,结果呢?一方面,老板抱怨找不到能人;另一方面,招来的高管人员跟老板不是一条心,大家都抱着“打工者”的心态去工作,能对得起那份工资就算不错了。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做强做大?到头来老板是无论何事都要事必躬亲,累人又累心,成为典型的拉车人,而不是赶车人。老板们往往会埋怨部下不能像自己那样努力奋斗,不能像自己那样从来不计较休息时间。结果呢?很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虽然挣到了很多钱,甚至成为亿万富翁,最后却沦落到“穷得只剩下钱了”。希望新一代的企业家能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散财的气度,这样才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