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不抑天下之道”的功利主义道德观。叶适和陈亮一样,也是不离功利而谈义理的。也就是说,坚持功利与道德的统一,是叶适的基本观点。具体地说,他主张维护封建道德不能脱离关心民间疾苦和搞好国计民生;道德修养不能徒事空谈而要通过实事实功来体现。叶适身任多年的官职,对现实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切。在他的著作中,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法律、财政、金融、民事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涉及伦理道德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时,他主张“崇义以养利”。叶适认为,“昔之圣人,未尝吝天下之利”,而是使人们据礼仪名分而得应得之利。如果“操利天下之权而示其抑天下之意”,则只能为争利而“天下相攻之不暇”,并不能使人们“靡然心服”。所以,他“以为必有不抑天下之道,而使之知其上有皆欲与之之心。任之者皆贤且能,而不肖者自知其不当得而无所归怨。”[226]所谓“抑天下之道”,即是程朱以封建伦理来抑制利欲的主张。叶适所主张的“不抑天下之道”,即是把道德和功利统一起来。这种崇道德而重功利的思想,有其合理的因素和价值,其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在我国伦理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影视:立柜美足高清高清视频